起初,世界是一片混沌……
這團熾熱的能量慢慢凝結,逐漸形成各種各樣的粒子。這是宇宙間無數星星的生命泉。重力把粒子拉在一起,為將來形成巨大的星星做準備。但是,它們不知道,只有少數符合條件的粒子團,才能越過重重考驗,在宇宙間發光發熱。
重力把萬物凝聚,但爆炸過後的高熱粒子團卻不容易受重力約束。熱能使每顆粒子高速振動,使重力凝聚不容易進行。所以,這粒子團必需先找到一個凝結核,也就是一些密度高的地方。這些區域密度較高,能提供足夠強的重力束搏在它附近粒子團。如果這團星塵先天過熱而又沒有足夠密度,它便無法越過這第一道屏障,只好等溫度逐漸下降才能繼續向成為恆星邁進。要通過第一道關卡並不太難,成功留下來的粒子團,我們稱它為「原恆星」(Protostar)。圖中就是一顆原恆星慢慢收縮的狀態。
原恆星的自身重力使它們繼續收縮,並同時釋出重力勢能。這些能量把原恆星加熱,如果收縮持續,原恆星的中心溫度便會不斷升高。當核心足夠熱使核融合反應能夠進行,星體便會燃燒氫燃料,在宇宙間發光發熱成為恆星。可惜,不是所有原恆星都能把中心溫度提高到足以點燃核融合反應的溫度。因為原恆星的熱能由轉換重力勢能而來,而這些勢能並不是無窮盡的。
重力勢能來自原恆星的自身重力收縮,在收縮過程中,星體密度亦隨之上升。當然,星體並不能無限收縮,否則一整顆原恆星便會變成一個黑洞。那是甚麼力量,抵抗了重力收縮呢?是不是星體內部因高熱而形成的壓力把重力抵消了?物理學家計算過,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星體不會把收縮得來的全部重力勢能轉換成熱能,當中只有一半用作熱能。這正正就是為了避免因壓力過度積聚而把辛苦結合的星體物質瓦解。
那究竟是誰有這麼大的能耐,可以與星體重力抗衡而停止重力收縮呢?答案竟然是那些微小的電子。組成原恆星的星塵主要由氫氣組成。當原恆星不住收縮,氫氣會因高熱而分散為獨立的氫原子。氫原子由一顆質子及一顆電子組成,氫原子也會因高熱而分散為獨立的質子及電子。在高熱的原恆星內部,我們就可以發現這些自由的質子及電子在游動。當原恆星內部密度越來越高,電子之間的相互距離越來越擠迫,一些只在極小尺度才找到的現象,漸漸變得重要,這些現象就是量子效應。量子力學指出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是它們同時具備波動與粒子的性質。在密度很高的原恆星核心,電子驚覺自己同時具有波動與粒子的性質,電子與鄰近電子的波長不能重疊。它們抵抗原恆星的重力收縮,這抵抗力就是電子簡併壓力
(Electron Degeneracy Pressure)。這時候,重力收縮停止,幸運的原恆星在這時或更早之前已儲備足夠的重力勢能達成核融合,它們便完成恆星之路。有些先天本來就細小的原恆星,即使努力收縮至電子簡併的界限,也未能點燃氫原子的核反應。它們就只好帶著僅餘的一點熱能,慢慢地在宇宙間消失。這些差點就能成為恆星的星體,便成為棕矮星(Brown
Dwarf)。天文物理學家計算得到,要達到點燃氫原子核反應的溫度,原恆星質量最少要有太陽質量的5%。所以,我們應該不會在宇宙間找到質量低於5%太陽質量的恆星。
本文首次發表於 2007年5月號會訊中
資料搜集及編寫:高子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