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km) |
4878 |
質量(kg) |
3.302x1023 |
與太陽平均距離(km) |
5.791x107 |
軌道半徑(AU) |
0.3871 |
公轉速率(km/s) |
47.89 |
公轉週期(地球日) |
87.696 |
自轉週期(地球日) |
58.6462 |
密度(g/cm3) |
5.43 |
表面重力(x9.81m/s2) |
0.38 |
自轉軸傾斜角(deg) |
0 |
軌道離心率 |
0.205631 |
軌道傾斜角(deg) |
7.0048 |
反照率(%) |
10.6 |
最亮光度 |
-1.9 |
平均表面溫度(K) |
452 |
表面溫度範圍(K) |
93-703 |
水星(Mercury)為第一接近太陽之行星。由於表面的高溫度加上引力太弱,水星只有非常稀薄的大氣層。
密度為地球的大氣層一千萬分之一,成份為42%氦、42%鈉、15%氧,其餘為一些微量氣體。這個大氣層會在水星的日間出現,晚上則會凝固。
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大量隕石不斷猛烈地撞擊水星,結果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隕石坑,至今水星表面仍存有40億年前遭撞擊的痕跡。而且隨著水星溫度下降,核心收縮了4公里,令表面太大而下陷,形成了表面的皺紋,一些皺紋山脈可以高達數千米。水星因此表現顯得傷痕累累。至今只有水手十號對水星進行過探測,而傳信者號(Messenger)將在2007年再到水星探測。
古典力學預測,由於受到太陽的牽引,水星的近日點每世紀會前進5,600弧秒。但觀察的結果發現,觀測的數據比預期的多出43弧秒。此偏差要待至1915年,作被廣義相對論滿意地解決。
對地面的觀測者來說,水星常在太陽附近,為昏星和晨星。金星凌日每46年發生5-7次。通常發生於11月10日或5月9日附近。最近一次為2003年5月,2006年將會再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