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會首頁 | 本會介紹 | 最新資訊 | 天象資訊 | 天文資料庫 | 天文學習系統 |
| 天文相片 | 本地天文活動 | 討論區 | 天文軟件 | 天文連線 |


> 天文資料庫 > 太陽系 > 木星小紅斑

木星小紅斑

很多小朋友都知道,木星上有一個大紅斑 (Great Red Spot),是一個打了數百年的風暴,當地球的科學家有望遠鏡時,約400年前,已看到這個大紅斑。然而,2006年的4月期間,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見證木星上的一個新的紅斑誕生,被命名為小紅斑 (Red Spot Junior)。


Credit: NASA, ESA, I. de Pater, and M. Wong (UC Berkeley)

這個新發現的紅斑相比原本的大紅斑細一點,大約有1.5個地球直徑那麼大。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新的紅斑是由於氣侯的變化而形成的。

其實這個新的小紅斑原本是一個被稱成橢圓形的白斑BA (White Oval BA) 變成的,近幾個月,它由白色轉變成紅色。而這個白斑BA在1998年至2000年之間由幾個小白斑合併形成的。這些白斑其中有一至兩個最少可以追溯到90年或更早前形成,而第三個白斑在1939年時形成。

當用近紅外線的波長看時,約 892nm 波長,甲烷氣體的吸收區域,小紅斑與大紅斑一般的突出,這意味著這個風暴在主要的雲層以上數公里發生。有些天文學家認為紅斑是由於風暴把木星底部的物質傳至較高的區域,再與太陽的紫外光形成化學反應。

研究人員想到哈勃的影像可能提供到木星的全球氣侯改變的證據,由於木星赤道的平均溫度可能相對其他地區有10度的差距,以致熱力從赤道傳至南半球時,在約南緯34度附近被阻檔,亦是紅斑形成的位置,這個說法由 Philip Marcu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mia, Berkeley (UCB) 於白斑相撞時,在七年前預言的。


Credit: NASA, ESA, A. Simon-Miller (NASA/GSFC), and I. de Pat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上圖為哈勃望遠鏡於4月份時拍攝的木星表面小紅斑的情況。

然而小紅斑正慢慢向東面移動,而大紅斑則向西邊,科學家估計於2006年7月中旬有可能兩顆紅斑會較接近,大家可留意未來的報導。

 

編寫:Scater Choi

 


介紹這編文章給朋友。
姓名: 電郵:
朋友姓名: 朋友電郵:
內容:    
     



































   

 
 

> 下載入會表格
   
  相關連結 / 文章
 


   

(C)2006 星匯點, 版權擁有. 未經許可, 不得以任何途徑複製內容. 如需協助, 請電郵 info@starrix.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