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與流星的詞語解釋:
流星
這些塵和碎石稱流星體(meteoroid),多數都在墜入大氣層時燒掉。流星體在燃燒時便是流星(meteor)
--- 實則是短暫的光跡。流星多數是單個的,但偶爾有成群的流星雨。
流星雨
當地球經過昔日彗星的碎片地帶時便會發生流星雨(meteor shower)。流星雨的流星看來像是從星空中一個點射出來,此稱輻射點(radiant)
。流星雨用輻射點所在星座命名,例如由獅子座射出的便叫獅子座流星雨。
散星雨
即單個的流星。或獨行俠或流星群落伍者,持續不到2秒,平均星等25。散流星每晚都可看到。
流星雨的發生
流星的原身微塵或石碎片,來源於彗星,偶或小行星。彗星靠近太陽運行時,拋出質點組成物質流。地球穿過物質流軌道時,物質落入地球便成流星雨。
隕石
太空的石頭比較大時,進入地球大氣中燒不完而落到地面,便是隕石(meteroite)。多數沉入大海,但平均有七個落到陸地上而被收集。隕石可以形成大的隕星坑。全世界可認證的有150個隕星坑。
組成
隕石由石質或鐵或二者構成。石隕石較多見。
隕星坑
美國阿利桑納的這一個直徑1.3公里,形成於25,000年前。
火流星
夜空有時會出現甚為明亮且持久的流星。稱火流星。火流星的流星體比一般要大。
雙子座流星
雙子座流星雨發生。其原身是小行星法厄當(phaethon)。雙子座流星和其他流星一樣在70-115公里上空形成,一般是7-20公里範圍內。在其高峰期----即流星率最大時,每小時可見80顆。
彗星與流星
彗星
彗星是由冰凍的氣體和微塵所組成,群集在太陽系的邊陲。它常位於看不到的歐特雲內,從太陽向外延伸超過1光年,有時受到路過的恆星重力推擠,乃離開歐特雲進入太陽系內部,讓地球上可以觀測到。已知的彗星約有1000顆,但是歐特雲以及內部的柯伊伯帶,一般認為還有數十億顆彗星。
彗星的來源
科學家認為長軌道周期的彗星是來自於歐特,短周期的彗星則是來自柯伊伯帶。
彗核及尾
彗星的固體部分稱為彗,典型的直徑約一公里。接近太陽的時候,受熱的彗核釋出氣體和微塵,形成發光的頭部稱為彗髮,直徑可達10萬公里。
彗星的分類
彗星分為兩類:周期200年以的周期彗星,以及數百或數千年才會再出現的長周期彗星。彗尾有兩種:氣體組成的藍色氣尾,以及灰塵組成的黃色塵尾。氣尾通常窄且長直,塵尾寬且彎。
* 如果每小時出現的流星數目屈指可數,稱為偶現流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