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Credit: Starrix
8月28日的月全食,食分
(註) 為1.4760
甚麼是食分?
所謂食分(粵音份,不是讀作婚)是一種表示月食程度之方法。月球視直徑於食甚時進入本影之部分與當時月球視直徑之比稱為「食分」。食甚時,月球恰與本影內切時,食分為1。若月球深入本影,食分則大於1;反之,偏食時的食分則不足1。
今次月食的資料:
今次月球在地球的影子的南面經過,發生月全食。
歐洲、非洲和大部份的亞洲、南、北美洲地區及澳洲中、西部可見是次月全食。
而香港地區可見後半部份的月全食情況。
月出時,月球剛剛過了食甚時份,可見月亮在水平線上慢慢復圓生光。
以下為今次月全食的資料 (香港時間)
初虧 16時51.3分
食既 17時52.4分
食甚 18時37.4分
月出 18時44分 (月球升上來時,已過了食甚)
生光 19時22.4分
復圓 20時23.5分
在香港觀賞是次月全食的最佳時間是傍晚 19時正至 20時25分。
在月全食的食甚時,整個月亮會變成紅色,但由於當時月亮未曾從東面升上來,故我們只可以想像那個情況。
而當它在水平線升上來時,大家還要落足眼力,因為那個時間月亮將會是一個呈黑偏紅的月亮
(如同下面相片的情況),於19時22分,當時月亮大約在東面9度的低空位置,在邊緣開始慢慢發光,變回彎月,再慢慢成為弦月,到20時25分左右回復為滿月,當時月亮大約在離水平線22度的高空。
月全食和月偏食不同的地方:
月全食與月偏食最為不同的,就是在食甚時,整個月亮會呈現紅色,即月球最初會像月偏食一樣,慢慢被食去,但當整個月球被食去時,月球又會慢慢變成紅色,而在最後時,又會再從紅色變成黑色,然後再次復圓。如下圖為本人於2001年1月9日所拍攝的月全食相片,可見月球在變紅色後開始生光復圓的情況。
Credit: 2001年1月9日月全食 "生光" 情況
Scater Choi, Starrix
如要觀看這個現象,大家應該找一個可看到東方水平線的地方較佳,例如西貢赤徑、科技大學、清水灣、石澳、小西灣、東平洲、萬宜淡水湖東面或香港一些可望東面水平線較高的山。
亦可以參加本會與香港天文學會合辦的尖沙咀星光大道觀月食晚會,費用全免,並有專人講解。(詳情)
亦可以參加本會在港島東區的小西灣藍灣半島對出海旁架設的望遠鏡觀看月食,費用全免。(詳情)
上一次本港地區看到的月全食是2007年的3月,而該次月全食只能觀賞月食前半節,但由於天天氣不佳,最終未能看到月全食現像。
編寫:蔡錦滔
過去兩年與月食相關的報導和資料:
2005年4月24日的月半影食資料
2005年10月17日的月偏食資料
2006年3月15日的月半影食資料
2007年3月4日的月全食資料
其他資料:
下圖為月全食的解釋圖
以上這幅圖片轉載自香港太空館網頁
|